Chinese | English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校共设有2个研究生院(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兰州理工大学温州研究生分院),20个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法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能源学院(酒泉)、继续教育学院),1个教学部(体育教学研究部)。有68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总数为2309人,其中专任教师1505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享院士3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11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6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6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7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2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78人,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831人,入选国家和甘肃省各类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129人。

教学建设

学校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37门,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焊接技术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8]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技术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电工电子教学团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教学团队、工程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电气与控制工程教学团队等。

省级精品课程(37门):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液压元件、通信原理、冶金物理化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控技术及编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结构优化设计、管理会计学、材料力学性能、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数据库原理、化工原理、流体机械原理、过程设备设计、金属学与热处理、结构力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路、物理化学精品课程、CAD/CAM技术及综合训练、思想道德修养、工程材料、钢结构设计原理、大学物理、机械原理、电工电子、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系列课程)、工程制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个):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教学成果:2007-201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3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2门,出版教材118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398人次,省级奖308636人次。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是东南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是兰州军区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被教育部授予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学科建设

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31个: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113个: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8个工程硕士学位、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硕士(MPACC)和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授权点

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6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等。[12]

硕博士学位授予:博士后流动站(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上一篇:学术研究
下一篇: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