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2025年5月23日-26日,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承办的2025年“感知中国——‘一带一路’助力弘扬丝路文明”活动成功举办。来自14个国家的22名国际学生走进甘肃敦煌,在历史遗迹与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华大地的深厚底蕴。
活动首站,国际学生来到鸣沙山月牙泉。连绵起伏的沙山在阳光下闪耀金色光芒,一弯清泉宛如明月镶嵌其中,留学生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纷纷骑上骆驼,沿着古老的丝路驼道,感受千年前商旅的足迹。
敦煌莫高窟斑驳的壁画上,飞天飘带灵动飞扬,佛像神态庄严肃穆,绚丽的色彩与细腻的线条,承载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信仰。国际学生们屏气凝神,聆听着讲解员讲述壁画背后的故事,为跨越千年的艺术生命力深深折服。

敦煌莫高窟前合影
夜幕降临,大型沉浸式演出《又见敦煌》惊艳登场。舞台上,演员们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重现了敦煌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当演员们手持古老的经卷从身边走过,当漫天黄沙簌簌落下,来自刚果(金)的学生张宏睿惊叹道:“这不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
在阳关,国际学生们走进阳关博物馆,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与详实史料,探寻丝路重镇的辉煌过往。随后的出关仪式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手持通关文牒,庄严地跨越仿古城门,切身感受古人“西出阳关”的壮志与情怀。

参观阳关博物馆

递交通关文牒

体验通关仪式

王维像前合影

阳关博物馆前合影
活动期间,留学生们还聆听了由著名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兆民老师带来的《领略敦煌文化,传承丝路精神》专题讲座,深入了解敦煌的历史脉络与艺术成就。手工制作环节,他们亲手制作泥版画,将对敦煌的印象与想象融入创作,从构思、塑形到上色,每一步都饱含热情。一幅幅独具匠心的作品,展现了国际学生眼中的敦煌,也成为他们此次文化之旅的珍贵纪念。

认真聆听讲座


泥板画体验
此次“感知中国——‘一带一路’助力弘扬丝路文明”活动,国际学生们以脚步丈量丝路,用双手触摸历史,将敦煌的壮美与底蕴深植记忆。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中外文明交流的生动实践,让世界听见中国故事的独特回响。(撰稿:慕雨轩;初审:冶文玲;终审: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