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赴美留学双学位项目报名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招生有关具体事宜说明如下: 一、项目简介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与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现已成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框架下的项目之一。CCIEE和AASCU选择中国和美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公立)作为该计划的成员单位,具体承担教学任务,截至到2014年9月,有132所中美大学参加项目(其中:中方大学107所,美方大学25所)。 “1+2+1项目”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部分。本科生部分:本科一年级学生在兰州理工大学完成第一年的课程,第二、三年到美方大学学习,第四年回我校学习,学生可在四年内同时获得中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研究生部分: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到美方大学学习2至3个学期课程,然后返回我校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可在三年内同时获得中美大学硕士学位。 二、历年学生参与项目情况 2001-2014年有2425名大学本科和硕士一年级学生赴美方大学学习,2004-2014年已有十一届141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获得中美双方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硕士)学位,其余学生正在美国或中国大学学习。 我校自2006年实施“1+2+1项目”以来,共有29名学生参与此项目赴美留学,目前已有15名学生毕业并获得中美两国双学位,其余学生正在美国或中国大学学习。 三、招生对象 我校2014级及部分2013级在校本科生(含技术工程学院本科生)和2014级在校研究生。 四、特点及优势 (一)易于录取和签证: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合格学生,不要求出示英语托福成绩即可获得美方大学录取通知书和美国签证,2005-2014年申请学生赴美签证率始终保持在94-99%; (二)双学位: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可用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时间同时获得中美两国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硕士)学位,所获得的文凭和学位均为中美两国政府及国际承认; (三)易于深造:由于学生拥有中美两国大学的文凭和学位以及良好的赴美出入境记录,学生毕业以后可到美国继续深造,易于获得奖学金。仅根据项目主办单位对2013年部分毕业生的调查,其中多名学生被美国(世界)排名前100大学录取,其中一些毕业生已经被美国排名前10的顶尖级大学录取。有些毕业生直接被硕博连读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他们的成功之路证明了普通的中国大学生通过《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平台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完全可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四)就业前景好:学生在学习中美两国大学的课程过程中,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科技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成为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又具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可以直接进入世界知名企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根据项目主办单位对部分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有多名毕业生进入花旗集团、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德国梅赛德斯-奔驰有限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强生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有些毕业生已经开始担任企业中层领导,还有些毕业生获得美国工作签证,前往美国工作; (五)管理完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由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主办和全程监管,同时所有美方大学均配备专职老师对1+2+1项目学生进行全程管理; (六)节省费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比本科四年全部在美国学习的留学方式可以节省50%以上的费用,而且为了支持《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开展,参加2013年招生的美方大学全部给1+2+1项目学生提供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因此,《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取得高回报率的一种较好途径。 五、报名条件 1、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或研究生一年级在册学生(在美方大学专业范围内并且多数美方大学要求申请学生第一年第一学期平均成绩达到70分以上---特别是英语)均可参加该项目,自愿报名,择优录取。部分本科二年级学生在美方大学专业范围内也可申请; 2、愿意遵守“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有关规定; 3、无赴美拒签记录、无不良嗜好; 4、有良好的家庭和经济背景。 5、学生报名申请时不需要提供托福成绩,但需要具备良好的大学英语成绩(研究生需达到美方大学英语要求或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六、申请办理 报名时间:我校报名截止: 2015年3月31日 报名地点:国际教育学院(校本部逸夫科技馆1楼留学生办公室) 有关项目的详细情况,请领取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招生简章(2015)”或登陆“中教国际”网站:www.cciee121.com查看有关内容。 七、项目咨询 联系电话:0931-2976037/2976778 联系人:张磊、焦娜 电子邮件:study@lut.edu.cn 兰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